在易中天先生所写的《易中天中华史》中,《隋唐定局》一篇里有提过,“炀”字是属于恶到不能再恶的谥号,能比得上隋炀的只有夏桀和商纣这两位君主。
(隋炀帝剧照)
“炀”字的《谥法》解释:
据《谥法》的记载,“炀”字所代表的意思有三种:好内远礼(贪恋女色不遵礼法),去礼远众(破坏礼制背弃大众),逆天虐民(违背天理虐待人民),前两个是昏,后一个是暴,杨广昏暴皆有,这也是后世演义和各种电影电视剧都赞同的看法。
和“炀”字并肩的是“桀”(贼人多杀曰桀),“纣”(残义损善曰纣),这三种都是属于十恶不赦的谥号。
杨广被后世的大力抹黑:
继任前朝的朝代为了彰显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,对前朝不遗余力的抹黑是很正常,但自杨广之前,除了夏桀和商纣之外,末代君主所得到的谥号都不算恶谥:像汉献帝刘协,魏元帝曹奂,晋恭帝司马德文等,谥号算是较低但还不至于恶。
(杨广荒淫无道,图取其意)
这主要是杨广和他的“难兄难弟”一样,都是把一个治理得好好的国家硬生生地给他败光了,对宗室来说他们是罪人,对民众来说他们则是暴君,所以不遗余力地贬低他们更能给受苦受难的民众一点宽慰。至于其他的末代君主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可悲之处,国家到了他们的手上已经是千疮百孔,无回天之力了。东汉毁于桓、灵二帝,曹魏自魏少帝曹芳起就被司马家夺了大权,晋朝更是从司马炎之后就一直被权臣控制,晋恭帝更是十分屈辱的死在了棉被里,所以对这些君主,我们更多的是惋惜和同情。
“炀”字谥号本来是杨广给陈后主陈叔宝的谥号,这位陈朝最后皇帝奢侈淫逸,耗费大量民力修建宫殿,供他和嫔妃游玩居住,在杨广南渡伐陈的时候,朝廷上下依旧是“奏乐侑酒,赋诗不辍”,好一派“盛世景象”。即使在建康城破的时候,陈叔宝想着都是他的黄巾珠宝和美人,在井下被俘时身边还带着两位美人呢,现在那口井应该还在南京城里,还有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“胭脂井”。
展开全文
(陈叔宝剧照)
或许杨广死都没想到,他用来批评陈后主的“炀”字居然会被李渊用在自己身上,这可真是莫大的讽刺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